⒈ 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有鳥焉,其名為鵬,背若太山,翼若垂天之云,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。絕云氣,負青天,然后圖南,且適南冥也。”后因以“鵬圖”比喻人之壯志。
⒈ 后因以“鵬圖”比喻人之壯志。
引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有鳥焉,其名為鵬,背若 太山,翼若垂天之云,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。絶云氣,負青天,然后圖南,且適南冥也。”
唐 皇甫瓊 《對詞標文苑科策》:“掩鵬圖而該 魏 網, 漆園 無控地之詞;飛鶴板而徵 漢 臣,九皋有聞天之譽。”
唐 杜甫 《奉贈蕭十二使君》詩:“鵬圖仍矯翼,熊軾且移輪。”
⒈ 語本比喻壯偉的志向。
引《莊子·逍遙游》:「有鳥焉,其名為鵬,背若太山,翼若垂天之云,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,絕云氣,負青天,然后圖南。」
唐·杜甫〈奉贈蕭二十使君〉詩:「鵬圖仍矯翼,熊軾且移輸。」
近鴻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