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燒香敬佛。
英burn joss sticks (before an idol);
⒈ 撮香焚燒以敬神佛。
引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事始二》:“然行香事,按《南山鈔》云:‘此儀自 道安法師 布置。’又《賢愚經(jīng)》云:‘為蛇施金設(shè)齋,令人行香僧手中。’《普達王經(jīng)》云:‘佛昔為大姓家子,為父供養(yǎng)三寶。父命子傳香。’此云‘行香僧手中’與‘傳香’,今世國忌日尚行此意。至人君誕節(jié),遂以拈香為別矣。”
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逅奸》:“今日丞相拈香,敢煩師兄陪款。”
清 沉初 《西清筆記·紀(jì)典故》:“上每日臨幸之地,或詣神廟拈香……逐日恭紀(jì)於冊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﹝ 癡珠 ﹞到了山門,便有齋婆迎接上殿拈香。”
⒈ 撮香焚燒以敬拜神佛。后泛指祭拜鬼神。
引《俗語考原·拈香》引《祖庭事苑》:「釋氏之作佛事,未嘗不以拈香為先。后世官吏之謁佛寺,均謂之拈香。」
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·第一本·第二折》:「這齋供道場都完備了,十五日請夫人、小姐拈香。」
英語burn incense
德語Weihrauch darbiet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