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草率;潦草。
引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下:“世俗簡牘中多用‘老草’,如云草略之義。余問於博洽者,皆莫能知其所出。后因檢《禮部韻略》‘恅’字注云‘愺恅,心亂也。’疑本出此,傳用之訛,故去心耳。”宋 朱熹 《訓學齋規·讀書寫文字》:“凡寫字未問寫得工拙如何,且要一筆一畫,嚴正分明,不可老草。”清 陳確 《書祝開美師門問答后》:“凡三日而事畢,以筆禿老草,不能工楷為惴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