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練習,反復學習并實踐體驗。
引明 高攀龍 《與孫淇澳宗伯書》:“現前於穆之真絶無聲臭,安得有富貴、貧賤、夷狄、患難?是刀鋸鼎鑊之所不能及,安得有死生?但在日用煉習,純是此件,即真無死生耳。”明 無名氏 《齊天大圣》第一折:“煉習心性,行忠正。”鍊習:練習,反復學習并實踐體驗。 宋 司馬光 《乞以十科舉士札子》:“臣不勝狂愚,欲乞朝廷設十科舉士……十曰鍊習法令,能斷請讞科。”明 陳繼儒 《讀書鏡》卷九:“若器宇深沉,終身不見喜怒之色,尤宰相所當鍊習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