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接連地來到;一再遇到。
⒈ 接連地來到;一再遇到。
引《墨子·尚同中》:“飄風苦雨,薦臻而至者,此天之降罰也。”
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嘉生不降,無物以享,禍災薦臻,莫盡其氣。”
《北史·魏紀三·孝文帝》:“數州災水,饑饉薦臻,致有賣鬻男女者。”
清 陳壽祺 《再與總督汪尚書書》:“福州 連歲水潦薦臻,今年晚穫未豐,雜糧大損。”
接連到來;屢次降臨。薦,通“洊”。 《詩·大雅·云漢》:“天降喪亂,饑饉薦臻。”
《漢書·孔光傳》:“如貌、言、視、聽、思失,大中之道不立,則咎徵薦臻,六極屢降。”
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六:“唐 自 安 史 以來,兵難薦臻,天子播越,親衛戎柄,皆付大閹。”
《明史·王竑傳》:“比年饑饉薦臻,人民重困。”
⒈ 接踵而至。也作「薦臻」。
引《詩經·大雅·云漢》:「天降喪亂,饑饉薦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