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同伙自相殘殺、并吞。
例今日林教頭必然有火并王倫之意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反動統(tǒng)治階級內部的火并。
英open fight between factions;
⒈ 亦作“火并”。同伙相拚,自相殺傷或吞并。見“火併”。
引《水滸傳》第十九回:“今日 林教頭 必然有火併 王倫 之意。他若有些心懶,小生憑著三寸不爛之舌,不由他不火併。”
鄒韜奮 《抗戰(zhàn)以來》三二:“你起我立,火并似的舌戰(zhàn),沒有一分一秒鐘的停止。”
楊朔 《火并》:“游擊隊自從火并以后,不良分子有的被開除,有的被教育過來,紀律已經(jīng)變得十分良好。”
⒈ 同伙決裂后,互相殘殺或吞并。
引《水滸傳·第一九回》:「小生略放片言,教他本寨自相火并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