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籬落;藩籬。古代用以遮護城邑或營寨的竹籬。亦用以作為邊塞分界的標志。
引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要害之處,通川之道,調立城邑,毋下千家,為中周虎落。”顏師古 注:“虎落者,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。”王先謙 補注:“於內城、小城之中間,以虎落周繞之,故曰中周虎落也。”唐 皎然 《從軍行》之五:“誓師張虎落,選將擐犀渠。”清 黃遵憲 《將應順天試仍用前韻呈靄人樵野丈》:“眼看虎落環甌脫,心冀 燕 讎復 望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