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四周環著每面一方丈的土墻。形容狹小、簡陋的居室。指貧窮人家。圍聚如墻。形容擁擠。
⒈ 四周環著每面一方丈的土墻。形容狹小、簡陋的居室。
引《禮記·儒行》:“儒者有一畝之宮,環堵之室。”
鄭玄 注:“環堵,面一堵也。五版為堵,五堵為雉。”
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環堵之室,茨之以生茅,蓬戶甕牖,揉桑為樞。”
高誘 注:“堵長一丈,高一丈,故曰環堵,言其小也?!?br />唐 杜甫 《寄柏學士林居》詩:“幾時高議排金門,各使蒼生有環堵。”
康有為 《陜西第一次講演》:“凡為家人者,處環堵之中,有父母兄弟妻子之樂,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憂?!?/span>
⒉ 指貧窮人家。
引清 唐甄 《潛書·去奴》:“環堵之子,不可以權巨室之宜;草莽之士,不可以妄意宮中之事?!?/span>
⒊ 圍聚如墻。形容擁擠。
引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·明武宗遺事》:“值帝微行,過其肆,見觀者環堵,嘖嘖稱羨?!?/span>
⒈ 四面圍繞土墻的狹屋。
引《禮記·儒行》:「儒有一畝之宮,環堵之室,篳門圭窬,蓬戶甕牖?!?br />《三國志·卷一一·魏書·管寧傳》:「環堵蓽門,偃息窮巷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