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請托。
⒈ 請托。
引《后漢書·清河孝王慶傳》:“及今口目尚能言視,冒昧干請。”
唐 杜甫 《早發(fā)》詩:“艱危作遠客,干請傷直性。”
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嘉祐二年》:“比日內(nèi)降營求恩賞者甚多,請令中書、樞密院推劾,以正干請之罪。”
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簡公雪冤》:“北地 崔維雅 者,傾險人也,向與公同官,屢有干請,公薄其為人,不甚應之。”
⒈ 請求。
引《新唐書·卷一七四·牛徽傳》:「干符中選濫,吏多奸,歲調(diào)四千員,徽治以剛明,柅杜干請,法度復振。」